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对于林医来说,是一个值得骄傲和纪念的年份,这一年,我们迎来了建院60 周年华诞。一座医院的历史,写在院志上只是一段浓缩的文字,留在记忆中却是永生难忘的故事,载入史册上更是永远铭记的丰碑。
时光荏苒,岁月峥嵘。60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60年,激情林医沧桑巨变。60年,走过艰苦创业的艰难,走过激情燃烧的岁月,走过热血沸腾的青春。回首过往,60年爬涉、60年求索、60年耕耘,带不走时间的积淀,凝聚了一批批医务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抚今追昔,意在登高望远;知往鉴今,志在开拓未来。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林医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大健康理念,遵循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将林医打造成一所综合性现代化三级医院。
时间见证,书写不平凡的奋斗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追寻时光流失,抚摸历史沧桑,疑望时似乎搜寻到绵延的履痕,恍惚中我们看到60年前,益州大地上那几间破房,几十张病床,几十个职工组成的、设备简陋、分科简单、技术力量薄弱的卫生所-当时的四川省林业厅卫生所,那是林医的前身。1960年上升为四川省林业厅职工医院。1977年9月,经四川省委批复,更名为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并列为县团级单位。1978年后,在省林业厅的坚强领导下,医院科室部门得到健全,各项医疗技术、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得到恢复和健全,医疗卫生技术队伍和管理人员得到加强,诊疗设备不断更新和不断提高,较早地在骨科、胸外、颅脑外科、泌尿外科、眼科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难度较大的三、四级手术,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02年被国家卫生部授予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10年和2015年医院先后两次完成二级甲等医院复审。2014年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第二医院建立了区域联盟及远程会诊医院,实行双向转诊。2015年与华西专家团队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请专家到院开展预约坐诊,定期查房、会诊、讲座等活动。2017年获得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胸痛中心总部颁发的“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单位”称号,建成金牛区新村河边街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与周边十二个社区、兄弟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
六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卫生所,在栉风淋雨中,唱着大医精诚之歌,一路走来,秉承着“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宗旨,如今已成长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以老年病为主、微创介入及内窥镜诊疗为特色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关注民生,彰显以人为本的大医情怀
不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60年来,林医人用行动诠释着最初的信念和历史担当。从初创至今,林医的社会担当和公益色彩始终没有改变。在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林医人总会挺身而出。
立足成都,长期为全省林业职工服务。在60年代初和70年代,医院多次组织巡回医疗队到基层各林业局、场、段开展巡回医疗,为林业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健康知识宣教并开展疾病诊治。巡回医疗提高了林业职工和当地百姓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以林业医学会为纽带,举办多期医训班,为基层医疗单位培养了大量医疗卫生人员,提高了三州地区医疗技术水平。
积极应对重大灾难,彰显医者本色。2003年发生的“非典”,夺取了许多人宝贵的生命,引起了社会恐慌。在抗击非典的战争中,林医人义无反顾地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忠实履行着一名白衣天使应尽的职责。2008年汶川大地震,医院第一时间组成医疗队奔赴灾区抢救伤员,收治伤员56名。无论是前方还是后方,医务工作者争先恐后勇挑重担,毅然承担起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用辛勤的汗水和高超的医术挽救了伤员的生命,为抗震救灾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林业厅充分肯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医院一名同志获得四川省“抗震救灾模范”称号,医院获得林业厅“抗震救灾先进单位”称号。今年卧龙8.20特大洪水泥石流灾害发生时,在省林草局的安排下,医院组织9名医护人员组成医疗队,紧急赶赴耿达镇灾民安置点开展义诊、巡诊和消杀防疫工作,帮助灾区群众医疗救治和消杀防疫工作,确保群众身心健康。
创新结算方式,减轻病人负担。在林医成立之初,主要服务对象是省属林业企业的职工,林业企业病人直接以记账方式住院,医院直接与各大森工局结算。随着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2001年1月,四川省医疗保险启动,林业企业病人全部进入医保统筹报销,不再以原有的记账方式住院。为方便林业企业职工就医,缓解他们“看病难、垫资难”的局面,医院主动与三州各林业局参保的医疗保险管理局和县医保局签订定点结算协议(一单结算制),按协议,每月与州和县医保局进行结算。这一措施大大地减轻了林业企业病人的经济负担,受到病人及家属、林业局、医保局的高度称赞,开创了全国异地直接结算的先例。由于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服务好、信誉好,林医相继成为首批开通省内异地住院、跨省异地住院、省内个人账户异地直接结算业务医院。
坚持公益性,尽职社会责任。医院长期对弱势群体开展爱心捐赠和医疗救助,为三州林业系统困难职工和医院所属的金牛区人民北路辖区内困难、低保、残疾等人群提供优惠及部分免费服务,每年优惠、减免医疗费上百万元;开展医疗帮扶工作。2011年10月,按照上级卫生主管部门要求,医院开始对口下派医务人员支援基层医疗。2015年到现在,医院开始对卧龙耿达两镇卫生院进行对口支援,每年下派10余名医护人员到两镇卫生院工作,提升当地医疗卫生技术水平,进行卫生院的基础建设,对村医进行培训,规范卫生院的管理,为当地的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规范建立辖区贫困户健康档案。对患慢性病的2户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给予长期医疗和生活上的帮助支持;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和义诊义治活动。2012以来,一直坚持组织志愿者无偿献血,年约献血2万升。在元宵节开展为病人和家属及值班人员送免费汤圆活动。每年义诊约80次左右。
重视文化建设,增强职工凝聚力。医院弘扬和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和医院服务宗旨、核心价值观等,营造良好的医院文化。医院每年开展“先进工作者”、岗位练兵等评选活动,先后开展读书、登山、摄影、舞蹈、足球和“健康步行”等各种文体活动,不断激发职工爱院、敬业、奉献的热情。2017年开始,以“最美林医人”评选替代“先进工作者”的评选,从单纯的人工投票到网络投票和人工投票相结合,调动全院职工积极参与,激励干部职工学习先进,弘扬正气。每年举办“青言青语”青年论坛活动,引导青年团员积极建言献策。大力建设职工之家,职工阅览室被评为“全国总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
牢记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古人云:“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仁者不可为医”“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者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者不可信也。”一直以来,林医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以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对患者怀揣一颗赤诚济世、仁爱救人之心,无论何时何地,做到体贴和爱护患者,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满腔热情地为患者解除病痛。
近年来,医院相继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深受广大患者好评。优化服务流程,医院启动“一卡通”就诊系统,患者通过一张就诊卡,即可完成挂号、就诊、取药等程序,大大缩短了患者就诊时间;门诊挂号室人员提前上岗,辅助科室提前开机,增设导医、预检分诊,主动协助病人分诊挂号就医。门诊配备饮用水、轮椅和平车,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服务;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首诊医师对病人就医全过程进行追踪,为患者提供精准的医疗服务,保证门诊医疗质量;检验科增设了采血室;门诊大厅标识标牌醒目美观,配备有住院费用查询机;各诊室安置隔帘,充分保护病人隐私;门急诊重症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检查、住院。为急诊急救患者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对无钱或住院押金不足的,优先抢救治疗,然后再办理缴费手续,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医院120院前急救体系完善,24小时全天候接急诊病人入院。
2010年以来,全院各科室相继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在护士礼仪、温馨服务、团队建设等方面不断细化工作,强化落实“四个主动”、“八个一服务”。在各病区统一设置便民措施,提供健康宣传指导、医患联系卡、便民箱等。护士上门换药、伤口评估、健康知识讲解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延伸服务,定期与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在95%以上。
或许,这对患者来说,有些微不足道,但却像无声的细雨、甜蜜的甘露,滋润着患者如在冬日的心身,让他们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气息、感受天使带来的关爱。
辉煌成就,昭示着医院又好又快地发展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一代代林医人勤奋努力,从医疗质量的提高到服务态度的提升,从医疗环境的改善到就医流程的改进,从硬件设施的投入到医院的文化建设,医院一步步发展壮大。现在的林医占地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在职职工384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48人,中级技术人员100人,博士1人,研究生5人,本科学历185人。编制病床280张,实际最大限度可开放400张,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肿瘤科、疼痛科、门急诊、医技科室等20余个业务科室;医院先后购置了安科1.5T核磁共振,飞利浦DSA(大平板数字减影机),美国GE16排螺旋CT,加拿大IDC高端DR,飞利浦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奥林巴斯电子胃、肠、支气管镜,胸腹腔镜,气压弹道碎石机,超声刀,医用钬激光,全脊柱内窥镜,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等高中端医疗设备,设备总价值达到5000多万元;长期开展以老年病慢性病为主的疾病诊疗,开展血透、腹透、各种内窥镜等检查治疗。坚持以微创介入为特点,开展心脏起搏器安置、冠脉造影及冠脉支架,肿瘤介入及外周介入手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等离子电切术,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华西医院合作开展脑外科、骨科等创伤治疗。2017年,医院获得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胸痛中心总部颁发的“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单位”称号,建成金牛区新村河边街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近年来,医院先后获得成都市“文明医院”、四川省“三.八”红旗先进集体、四川省“模范职工之家”、“四川省职工文化驿站示范点”、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青年文明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筑梦未来,开启医院发展的新征程
回顾往昔,林医并不平凡,60年的光辉历程,留下了林医人拼搏奉献的风采;60年的历史积淀,更为林医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医院将以60年院庆为新的起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奋发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去描绘新的蓝图,努力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一是切实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安全。质量是生命线,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以需求为导向、以改革促发展,创新服务理念,保障医疗安全,强调依法执业、廉洁行医,积极创建人民满意的医院。二是大力发展专科特色。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惠民”的原则,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展战略,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围绕肿瘤、高原性心脑血管疾病、常见慢性病和老年疾病,微创介入和内窥镜诊疗等特色医疗,逐步建成重点学科。开展森林康养医学实证研究,推进森林康养科研,为四川森林康养事业做出贡献。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内培外引”切实保证人才的质和量,同时优化绩效分配方案,提高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队伍。探索建立主诊医师负责制,健全专业技术人员考评制度和能上能下的人才运转机制。四是加强现代医院管理。保持医院的公益性,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逐步推进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探索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四川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重点围绕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突出岗位职责履行、医疗质量安全、医疗费用控制、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岗位聘用、职称晋升、个人薪酬挂钩。五是积极推进医院改革发展。近年来,全院职工一直期盼医院取得良好发展,要求回归卫生行业。今年伊始,医院领导班子根据国家、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方向,按照省林草局刘宏葆局长来院调研相关要求,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医院发展途径,先后与多家国企、民企以及成都中医药大学洽谈。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后,及时将医院划转请示上交省林草局,局党组于2019年9月16日上会讨论通过,一致同意医院划转到省卫健委成为成都中医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划转工作正在进行中。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林医人”将倍加珍惜“十三五”发展机遇,乘着十九大的东风,在省卫健委的领导下,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立足本职砥砺前行,坚定信念不忘初心,为把医院建设成为一所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开启新的航程。